饅頭計畫第一彈成果分享 feat 想學什麼跟我說吧!

最後成果:15 人跟課到最後,10 人轉職成功!

Luka Huang
11 min readSep 23, 2020
饅頭計畫一慶功趴,畫面上除了一位還是學生,其他都找到工作了!

前情提要:

Hi, 大家好,我是 Luka 。饅頭計畫(Mentor Program)是一個自發性的免費教學,透過教學的過程中,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,這些東西可能是教學經驗,可能是找到自己的興趣。

之前我做完了饅頭計畫「零」之後,我就開始啟動了饅頭計畫「一」。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,我覺得是時候來分享一下成果。更重要的是:

來徵詢一下大家的建議,讓我比較好決定饅頭計畫二究竟要做什麼事情?

下面是以前寫的文章,過了許久,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嘛?

接下來我就來說一下饅頭計畫一的成果與達成的里程碑。最後跟大家討論一下,究竟饅頭計畫二,要教些什麼,比較符合大家的期待呢?

最後成果:15 人跟課到最後,10 人轉職成功!

饅頭計畫第一彈總共 100 人錄取,最後跟完課的 15 個人, 10 名轉職成功,其中一名原本就是工程師,不計算在轉職結果內。為什麼 100 人之中只有 15 人跟到最後?等等說明。先列出轉職成功的職業分布:

  • 轉職成前端工程師:5 名
  • 轉職成後端、全端工程師:5 名
  • 原本就是工程師跟課到最後:1 名
  • 未如願轉職成工程師:4 名。

我覺得結果還算滿不錯的,幾位從一開始就背水一戰辭去工作的,都順利找到工作。然後一些有潛力的同學,經過一年的磨練,潛力也慢慢兌現。思考方式也挺正確,後勢看好。

學員最後的的薪資基本都落在 40k 以上。如果獲得 40k 以下的工作,我會想辦法幫學員快速躍升到 40k 以上的工作。個人認為這樣的工作比較有發展性,也有多一點錢可以持續進修。

ps: 實際上這 100 人有找到工作的有更多人,但是如果「我沒有感覺到是我幫助你找到工作的,這樣我不會將數字記錄在轉職成功之中。」

達到了哪些里程碑?

1. 幫助朋友從 HTML 都不會到找到工作,4 個月達成。

如果對自己教學有自信的話,當然是從自己的朋友教起。饅頭計畫第一彈的第一個里程碑是幫助了自己的朋友,從完全不會寫程式蛻變成一個合格的工程師,共花了四個多月找到工作。

這是一個全職轉職成功的例子,花了我不少時間,幾乎一對一緊迫盯人,因為是自己的朋友,而且是我勸他轉職,總要多照顧一下,確保每一個點都學習扎實。

他的第一個 offer 在還未學習到 vue.js 就拿到,且順利就職,薪水是 38k。因為是自己的朋友,我覺得這個缺沒發展性,在這個時代真的是不會 vue.js / react.js 之類的前端框架真的找不到較好的前端入門工作。

因此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幫他惡補了 vue.js,於是他順利拿到更好的 offer,最後薪水落在 42k ~ 45k。而且目前工作環境同事、老闆都很不錯,這也是饅頭計畫的一個特點,即使你就職了,我也會持續關注你的進步,給予你一些建議,讓你未來的職涯走的更順。我希望經營一個人不多、感情不錯、想法相近的一小群人,持續保持聯絡,互相激勵。

2. 參加過培訓班,但履歷卻一片空白。經過 6 週衝刺後,拿到3個 offer,最高 52k

這個案例也很有趣,這位同學是文組,非本科轉職。已經參加過某某培訓班但是履歷一打開卻是一片空白。

並且已經把工作辭掉了,如果全職求職的學員,比起邊工作邊求職的同學,我會優先輔導。一來學習效果會比較好,二來經濟上離職求職的學員壓力高很多。

這位同學當時志氣很高的說:我這麼辛苦,應該要拿個 50k 吧!ok,這麼有決心,就來做個履歷健檢吧!要開始履歷健檢了,那就要開始寫履歷了對吧?

「結果一開始寫才發現,根本列不出作品集,也無法把之前實作的專案寫到履歷上。」這是一個很多學員都曾經發生的狀況。

如果你不是有意識的準備自己的作品時,寫出來的履歷,很容易看起來很空洞。面試官一問你,你就沒信心,錄取機率自然會降低。

因此我幫她制定了求職策略、作品集的構建並不斷進行履歷健檢,最終用了 6 週的時間,找到了理想的工作。拿到了 3 個 offer,分別是:42k、45k、52k。不錯,志氣高,最後也有實踐,好樣的!

心得:我覺得有參加過培訓班的,不一定可以找到工作。靠自己摸索可能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。但其實已經不遠了,只要制定一個可行的策略,並把缺點補齊,就可以快速拿下 offer!

3. 陪著一群學員,一起走過漫漫長路,最終拿到 offer

接下來我陸續輔導了幾位,很有毅力,持續地付出努力。但過程卻沒有像前面兩位那麼順利。

  • 有的是平面設計師,想要轉前端卻一直被拉去做設計。要掙脫這個泥澡不是那麼容易。
  • 有的是非本科系想要轉職,但是準備的完整度不夠,經過幾個月的磨練後,獲得了寶貴的 offer。
  • 有的因為家裡有事情,沒辦法專心準備求職,等到家裡事情穩定後,才能夠安心的找工作,最後經歷了一段時間,也順利找到了工作。

對於這些「堅持」且「努力不懈」的人,即使是花了 10 個月抑或是 13 個月找到工作,我認為他們是有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,這是非常好的,自己設定的目標,自己堅持達成。

如果你沒有放棄,這不會是「失敗」。我會持續支援你。

為什麼從錄取 100 人剩下 15 人存留?

原因一:我想盡可能接觸各面向的人

饅頭計畫第一彈總共收了不多不少正好 100 名學生,因為是第一次做就業導向的教學,我想盡可能的接觸各面向的人,所以我的規則放的跟海一樣寬,只要你報名信寫得有誠意,我就讓你加入。

不做這樣的限制是因為,來報名饅頭計畫的大多數人都有各自生活上的煩惱。如果能夠解決轉職者的煩惱,對我來說也是別具意義的。

讓轉職者能夠專心致志的全力求職,才能夠激發轉職者的最強戰鬥力。

我習慣盡量依照你目前的經濟狀況,給予你一些建議,讓你生活上的壓力降低,這樣更有機會能夠堅持到轉職成功。

很多人的學習狀況不佳,很多時候是被現實生活的所苦,本來有工作,無法騰出這麼多時間來學習 … 之類的問題。這樣的同學其實不在少數。

原因二:大約 20% 工程師想要來加強,後來發現無法兩全

100 人之中已經是工程師的有 21 名,因為饅頭計畫第一彈的定位是幼幼班,當初我在設計的時候,有把「扎實基礎」這一項的元素寫到文章裡。所以有大概 21 位工程師,衝著扎實後端基礎,來報名了。

開始教學過程以後才發現,已經是工程師的學員期待的基礎扎實,跟在求職中的同學的基礎扎實,並非在同一個水平線。

因此我決定先幫在求職中的同學先排除他們學習上的困難。畢竟已經是工程師的同學,有一份安穩的工作,也有較足夠的自學能力,是來進修的。而要轉職的同學,如果多拖一天就少一天的薪水,會比較辛苦。

所以當時執行饅頭計畫第一彈的時候,教學走向以讓這些零基礎的同學先能夠掌握基本的概念為主。對這些想要變強的工程師就比較抱歉了,沒有如預期的讓各位變強。

因為這樣程度上的不一,之後的饅頭計畫第二彈會分開「就業導向」的「變強」兩個不同起跑點的設計。

原因三:如果覺得對你幫助不大,就不會計算在轉職成功

有幾種狀況,可能對學員的幫助不大,第一個狀況是頻率對不上。有些人一開始起跑點高很多,程式的天份不錯,但是跟我的頻率對不上。同樣的概念,我用一樣的講法,A 很輕易接收的了,B 聽不進去。我覺得這也不奇怪,不強求。

第二種狀況,本來已經報名了其他的補習班,主要照著補習班的進度走,畢竟去補習班是有付錢的,而且付了不少錢,當然要好好跟課。這樣饅頭計畫對你的幫助並不大。

第三種狀況,自然而然,就默默的找到了工作,我還沒幫到你,你就找到工作了 😂。沒有一起奮鬥的感覺,我也沒有計算在內。

小結:基於這些經驗,我會做出一些特色,

好的部份:我做對了哪些事?

1. 凝聚積極的學習者,互相激勵,一起變強

培養上進的學習者,進而讓他們變成分享者。聚集一群積極、努力的人。對不管是我,或是學習者本身,都是很好的事情。

每年的饅頭計畫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大改版,想做的事情大概已經排到明年去了。讓一些願意分享的學員回來進修,精進自己的技能,並藉由迷你社群的方式互相激勵,一起變強。

2. 關注學習者究竟想做些什麼?

我滿在意的一點是,聽一聽學習者的想法,學習者究竟想做些什麼?而不是專注於把學生變成工程師。當學習者了解自己為什麼而戰之後,通常學習效率就會直線上升。

另外也有些人學一學之後發現,原來學程式不是他要的,那麼就趕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。你嘗試過,所以你知道這是不是你要的。

3. 教練式教學

因為主打的就是「饅頭計畫」(Mentor Program),教練式的教學一定是不可少的,基本上我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教練式教學,先了解學員的狀況,針對學員狀況給建議。

比較沒自信的同學,鼓勵他們持續努力。比較優秀的同學,我就會比較嚴格,讓他們變得更好。如果是自走炮類型的同學,那就等他們來問問題的時候,再跟他們說我的看法給他們參考。

差的部份:哪些事情我做的不好?

1. 教材不充足

以一人一力,一年時間,要把教材做的覆蓋面很廣,坦白說不太可能。不過教材不充足也有一個好處,即使在教材不充足的情況下,還是可以讓你找到工作。這件事情給了我一個啟示,教材本身不是重點,學生學習的成果才是重點。即使是不好的教材,經過適當的糾正之後,還是可以得到正確的結果。搞不好印象還更深刻。

2. 缺乏大量實作

這點是我想做但沒有做到的事情,如果有饅頭計畫第二彈,這點會是的重點項目。如果是以就業為導向,或是以工程師快速變強為導向,這是很重要的一環。大量的實作是滿有效果的訓練方式。

就業成功的人都是有經過大量實作的同學,這些人是我有輔導到的部份,但因為第一次教學,沒有準備好充足的實作練習。

3. 一百人到最後留存 15 人

100 個人最後只有 15 個人存留,有很大進步空間,上方有一個章節說明,就不贅述。以好的方向想,我透過饅頭計畫,認識並連結了 15 個很棒很積極的學習者,這樣感覺不錯,所以未來我有可能還是維持「姜太公釣魚模式」,我的教學法本就是比較有特色的一種,如果你覺得適合,再一起學習。

學生心得

蒐集了 15 份學生心得,裡面包含了有找到工作與沒有找到工作。

大家都好用心寫,看完滿感動的,又有動力繼續教學了😃

未來的發展方向

接下來,我想將饅頭計畫進化下一階段:

用互助的方式,建立起一個健康的學習社群。

  1. 持續免費教學,幫助大家變強。
  2. 製作更扎實、更具有系統化、更多實作的課程內容。
  3. 透過文章、影片、或是 Podcast 回答問題,增進跟大家的互動

經過饅頭計畫第一彈的過程,我會以「樂於分享者」、「設計師」、「在學學生」與「願意付出的人」為第二彈主要招收對象。原因是越多分享者與積極學習者會讓社群更健康。

設計師則是因為美感對我來說是重要的。我想把知識用好看一點的方式呈現,這樣大家看起來會比較舒服。設計師本身也可以累積一些作品。我教你寫程式幫你達到你要的目標,你幫我將我的內容設計的更好看。大概是這樣的概念。

學生則是因為,認識許多上進的學生很有熱情,讓我覺得他們可以創造一些令人驚喜的成就,希望有機會我也可以幫上一點忙。

增加就業導向教學「找不到工作,免費」

下一彈不同的是,開始嘗試「找不到工作,免費」的有條件的免費就業導向教學。換句話說幫助你找到工作,你才需要付費。如果我沒有盡到我的義務,就會維持免費。

一般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是,你學到很多東西,但是卻沒辦法幫你達到你的目標。所以我把目標「就業」先獨立出來。所做的一切事情,就是為了找到好一份好工作。

導師和學生的目標一致,導師不會因為花費時間精力太多而疲乏,因為要幫你找到工作才有學費賺。學生也可以因此得到導師的大力幫助,獲得一份好工作。當雙方目標一致,那麼達成目標的機率就高的多。

主要目的是給自己一點壓力, 讓自己更努力的準備教材。這部份我會嘗試加入「網站複製之術」的一些概念或是教材。幫助各位更有概念的去學習。

想學什麼跟我說吧?

饅頭計畫二沒意外的話會在 10 月下旬公布報名方法與要教什麼東西。先來做個調查,看看大家想學些什麼東西。點這邊跟我說你想學什麼

心得

饅頭計畫第一彈執行過程很漫長,但也很值得。接觸到很多不同生活圈的人,許多人有趣並且想法,跟他們交流覺得很開心,知道自己有能力可以幫助一些新人,感覺很棒。

經過一番考慮之後,決定持續做下去,至於要做什麼,就看這次調查的結果。考慮了很久才決定要繼續做第二屆,希望饅頭計畫二能夠更好,Keep Going !!

最後附上 >>>饅頭計畫 MentoCamp <<< 的介紹頁面,如果你有興趣,歡迎報名或是加入等待清單。

--

--

Luka Huang

期待世界上出現更多有意思的人,希望大家都能夠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